清明節期間,學校圍繞“銘史承志緬先烈,挺膺擔當赴新程”主題,充分利用當地紅色資源,打造有效載體,涵育真摯情感,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激勵青年學生弘揚時代精神,汲取奮進力量。
思想鑄魂,以理論教育筑牢信仰根基。學校各團支部組織召開主題團課,團課圍繞愛國主義的內涵、歷史傳承與當代價值等角度展開,通過觀看紅色電影、分享紅色故事、時空信箱等環節引領廣大青年從偉大征程中感悟初心使命,從光輝歷程中筑牢信仰根基。

實踐強基,以紅色資源賦能育人實效。學校以實踐育人為導向,不斷優化“行走的思政課”品牌建設,組織師生赴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運河支隊抗日戰爭紀念館、睢寧縣大同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沉浸式研學,通過瞻仰參觀、敬獻花籃、集體宣誓等形式開展祭掃活動,引導學生在身體力行中傳承紅色基因、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


文化浸潤,以精神譜系涵養家國情懷。學校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發揮校園資源、社會資源的育人功能,鼓勵青年學生探索家鄉的紅色歷史和紅色故事,各團支部依托“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教育矩陣開展“云祭掃+微感言”活動、開設微團課、訪談身邊典型、組織學唱紅色歌曲、主題演講比賽等活動,涵育青年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真摯情感。


學校將持續把廣泛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加強青年學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將愛國情懷深植于青年學子的價值底色,凝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青春力量。
來源:工業安全學院 胡膨沂
二審:宋興元
編輯:俞茜
三審:李志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