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江蘇要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的重大要求,智能制造與應急裝備學院主動對接融入徐州市工程機械產業鏈黨組織,深化產業鏈黨建“聚力賦能”行動,與徐州市工程機械產業鏈黨委開展“黨建引領、強鏈興企”戰略合作。
11月29日,智能制造與應急裝備學院黨總支與徐工基礎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黨支部簽訂共建協議,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學校副校長吉智,徐工基礎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紅飛出席活動。我校智能制造與應急裝備學院班子成員、骨干教師及徐工基礎黨政工作部、人力資源部、制造綜合部的領導和骨干員工參加會議。

吉智在講話中指出,學校通過“百所高校對接千個產業鏈黨組織”行動,依托專業特色,主動融入徐州市工程機械、智能制造類等產業鏈黨組織,將學校組織資源、人才資源、創新資源等有效聚在鏈上、融在鏈上,助推鏈上企業做大做強,以黨建“組織力”賦能企業發展“生產力”,更好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服務徐工基礎公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工程機械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服務徐工基礎工程機械產業高質量發展。
李紅飛感謝學校黨委、智應學院黨總支對徐州市工程機械產業鏈、和徐工基礎公司發展的大力支持。他指出,徐工基礎技術需求同學校開設專業高度契合,尤其是應急裝備領域,合作前景廣闊。通過黨建共建引領企業和學校共同發展,服務徐州市工程機械產業鏈更好更快發展。
校企雙方負責人簽訂了校企戰略合作和黨建共建協議,達成了組織共建、人才培養、師生實踐、員工培訓、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合作。



儀式上我校聘任企業技術能手擔任產業導師,企業聘任我校博士教師擔任技術顧問,共建“雙師型”教學團隊。


學校同徐工基礎共建了校企合作基地。張濤老師為企業員工開展了《人工關節材料磨屑分析與磨損機理的研究》技術講座,并啟動了徐工基礎公司機手培訓項目。


學校與會領導、教師在徐工基礎公司相關負責同志的帶領下還參觀了生產線和技術研發中心,為接下來更精準、更全面、常態化對接合作打下基礎。
來源:智應學院 吉強
初審:呂猛
編輯:張騰方
審核:李志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