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的宗旨,引領青年學子返回家鄉參與實踐,服務家鄉建設發展,學院團委緊緊圍繞“以青春之名,赴家鄉之約”這一主題,重點開展“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青春志愿,愛在社區”“探訪基層,助鄉村振興”“追尋紅色足跡,重溫黨史記憶”“傳承中華文化,守護精神家園”“創新成才 創業報國”“相約蘇安院,啟航新征程”等七個專題實踐,同時圍繞團中央、團省委及各級團組織的各類專項服務活動,形成“1+7+N”的實踐模式,近千余名學生積極利用寒假時間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傳承工匠精神 弘揚傳統文化】
為深入了解“非遺”文化,體驗文化遺產魅力,探究珠算千年歷史,1月23日至27日,智能制造與應急裝備學院“傳承千年珠算,撥載古老非遺”實踐團前往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博物館、圖書館、珠算非遺傳承基地、劉洪公園,山東省臨沂市神墨珠算博物館,山東省棗莊市中華珠算博物館等地,針對珠算的歷史、傳承、未來發展等方面開展調研,查閱了大量資料,深入了解了珠算的歷史與發展。蒙陰珠算唯一傳承人趙振彬先生向實踐團詳細介紹了珠算的歷史傳承與發展現狀.通過實踐進一步提升了團隊成員的審美和藝術修養,有效提高了隊員們的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1月26日,智能制造與應急裝備學院“暖冬行動”社會實踐團積極參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其他多所學校于邳州市碾莊鎮開展的“‘龍行龘龘·家鄉文化’暨愛國主義教育大思政課”實踐活動。


1月27日,商貿與人文學院“心隨綠動,行逐法治”實踐團隊聯合連云港市東海縣牛山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五谷糧食手工粘貼畫親子主題活動。社會實踐團成員們現場指導教學,小朋友們在團隊成員的協助下以鑷子作“筆”,糧食為“墨”,神情專注地勾勒圖形,一邊“粘、貼、拼”三大步驟出發,制作五谷糧食畫,讓居民親子們在色彩變化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創作中共同譜寫社區團結情誼,搭建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梁,促進優秀文化傳承發展。

【尋訪紅色蹤跡 追憶崢嶸歲月】
工業安全與職業健康學院“尋訪紅色印記 傳承紅色基因”社會實踐團來到淮海戰役紀念館,探尋紅色文化,學習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追尋革命先輩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砥礪愛國情懷。


交通與安全學院“尋訪紅色印記,傳播革命精神”實踐團能夠立足家鄉紅色資源,通過“探一處紅色舊址”“講一則紅色故事”等形式在徐州、淮安等地開展紅色專項調研,以實地走訪、調研訪談等方式深入感受不同城市的紅色血脈,體悟紅色文化,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心系家鄉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1月5日,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組織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團走進徐州市賈汪區大景山滑雪場參加第五屆“冰雪草莓 冬趣賈汪”冰雪嘉年華活動,親身感受冰雪運動的魅力,進一步了解賈汪的農特產品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1月18日,商貿與人文學院“心隨綠動,行逐法治”社會實踐團聯合連云港市東海縣縣總工會、縣司法局工會,來到晶都書院政法小區,共同開展“臘八節法治宣傳進小區”普法宣傳活動,為小區居民發放法治宣傳手提袋、“八五普法”宣傳手冊等宣傳材料,累計發放法治宣傳品300余份,普法宣傳材料500余份,并在援法議事廳進行普法教育。1月24日,“心隨綠動,行逐法治”社會實踐團在東海縣安峰鎮安北村開展“綠化鄉村,環保行動”生態治理志愿服務活動,入戶發放宣傳手冊,進行垃圾分類實例講解、水資源再利用宣傳,并沿著河兩岸開展生態環保志愿服務,對河岸邊、河灘及全民健身器械等區域進行垃圾清理,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商貿與人文學院的王一帆和毛思怡等同學放假到家后積極向社區報到,深入一線配合社區網格員開展年前各項常規工作,承擔社區出境人員信息核對、極端雨雪天氣交通疏導、困難群眾走訪、消防安全檢查及提醒、春節氛圍布置等工作。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劉家賢同學在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政務服務與大數據管理局,協助工作人員為當地居民補辦社保卡、身份證等業務。杜為榮同學在家鄉能夠幫助村里行動不便的老人領取春聯、帶領老人到醫院體檢、協助民警進行交通安全、防電信詐騙宣傳教育等活動。


【服務基層所需 體現專業特色】
工業安全與職業健康學院“團聚青春”社會實踐團于寒假期間充分發揮專業特色和青年優勢,來到徐州市泉山區金山街道金山社區開展安全和應急救護知識普及系列活動,活動內容包括安全知識宣傳、心肺復蘇科普、滅火器和AED的使用方法等,并在徐州市博物館開展便民志愿服務以及到云龍區慶豐平安體驗區開展“平安護苗”行動。



【探索街頭文化 鏈接藝術生活】
2月1日,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墨韻街頭”社會實踐團在蘇州市姑蘇區開展“街頭藝術”文化社會調研活動,以實地采訪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就街頭涂鴉實地環境考察、文化風格與社會影響調查、社區民眾意見調查、不同年齡層次的意見調查等內容開展社會調查,并對藝術相關從業者周桓亦女士進行采訪,深入了解了街頭文化在海外與國內的發展狀況。實踐團隊員同時分別在江蘇省揚州市,河北省邯鄲市,安徽省宣城市等地做了不同程度的群眾意見調查,了解了群眾對街頭文化在中國發展的看法與意見。


真學實干長本領,知行合一勇擔當。奮斗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行動是成長最有效的磨礪,在這個寒假,蘇安青年正在用實踐檢驗理論,用行動張揚青春,在社會中綻放美麗,讓自我價值在社會實踐中升華。
來源:團委 閔友付
初審:團委 趙琦
編輯:張騰方
審核:李志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