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為契機,打造“五區”育人功能,建設“五心”育人平臺,推進“五育”融合發展,打通學生培養“最后一公里”。
打造“五區”育人功能,優化學生成長環境
打造主題文化浸潤區,提高學生思想認識。依托學生公寓樓層公共空間,打造各類主題文化長廊,引導廣大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建立具有安全特色的文化浸潤區,提高學生安全意識。
打造素質拓展提升區,促進學生體能提升。依托學生社區,打造學生體育鍛煉功能區,傳播健身文化、強健體魄,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
打造心理健康輔導區,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建設心理健康咨詢室、宣泄室、團體輔導室。心理健康輔導教師在“蘇心驛站”定期開設團體、個體輔導沙龍,引導學生健康生活、積極學習。
打造國防安全示范區,培養學生安全理念。依托國防安全文化長廊建設,開展大學生征兵入伍宣傳教育、國防教育等工作,激勵學生立志報效祖國。依托應急救護安全文化長廊建設,培養學生安全理念。
打造學生事務服務區,解決學生辦事困難。建設一站式辦事服務大廳一體合署辦公,解決學生辦事難問題,讓學生辦事少跑腿、多受益、更滿意。
建設“五心”育人平臺,引領學生成長方向
“潤心學堂”育思想,黨建引領正方向。強化學生社區黨建引領,校領導、中層干部等定期深入學生社區舉辦“潤心學堂”,形成“黨建網格”。思政教師走進學堂開展青馬工程培訓班,輔導員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多形式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
“向心家園”育行動,榜樣示范有作為。通過實施頭雁領航、先鋒領跑、典型領路工程建設“向心家園”,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優秀團學干部帶頭加入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突擊隊,在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和自我管理工作。
“匠心工坊”育專業,工匠培養成棟梁。推動“匠心工坊”建設,邀請專業課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探討。通過社區內大國工匠展板示范、專業教師現場教學、優秀作品品鑒展示等活動開展匠心教育。
“安心港灣”育成長,生涯規劃有導向。輔導員入駐學生社區辦公住宿建設“安心港灣”,“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解決學生所需,體悟學生所困,化解學生所惑。
“舒心驛站”育心靈,身心健康有保障。以舒心驛站為依托,在宿舍內和學生活動中心建設多個心理咨詢室和輔導室,對重點學生群體建立“一人一檔”,確保每名心困學生“一人一師”。開展系列講座、培訓及心理素質拓展活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推進“五育”融合發展,增強學生綜合素養
德育鑄魂,理想信念更堅定。通過主題講座、主題文化宣傳等途徑,把領導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務力量壓實到學生中間,將學生社區打造為學生黨建前沿陣地、“三全育人”實踐園地、平安校園樣板高地。
智育固本,學術根基更扎實。在“匠心工坊”開展專業匠心活動,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各二級學院在社區開展專業認識教育系列專題講座、新生專業研討沙龍等,激發學生專業學習的熱情和信心。
體育強健,身體心理更健康。在宿舍社區建設健身房、乒乓球房等體育娛樂設施,成立體育類社團,形成社團帶動、學生主動、全員行動的運動熱潮。在宿舍社區建設“舒心驛站”工作室,實現學生心理危機即發即報,一體化推進全員關心關愛機制。
美育浸潤,校園文化更濃厚。在社區廣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舉辦“美育蘇安,藝潤人心”藝術類社團系列作品展,深入推進文化育人。
勞育淬煉,吃苦愛崗更敬業。將勞動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第二課堂育人功能。通過課堂內外聯動,踐行知行合一、勇于實踐挑戰、強化責任擔當,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奮斗精神。
江蘇安全技術職業學院“一站式”學生社區通過浸潤式、場景式、下沉式、主動式等育人形式,延展社區空間、整合碎片化育人資源,形成新時代學生社區協同育人共同體,打通學生培養“最后一公里”。(趙琦)




